【活出豐盛】除去學習中的迷思

引言

我發現我是一個勤勞的牧師,有很高的產量,質量也比較高。但是有一樣事情是比較清楚的,我們儘量把這事整明白它,就清楚了。你清楚了,你就不懼怕了。今天我們爲什麼懼怕?是因爲對未知的事情懼怕,對清楚的事情是不懼怕的,比如起來後刷牙、洗臉,你不會懼怕,因爲你很清楚。但是如果你不清楚,就會很懼怕,懼怕跟悟性上的認識有緊密關係。

但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 (《哥林多前書》14:19 )

如果我一直只是帶着你方言禱告,誰也聽不明白。所以,我們要在悟性上有突破。教會是一個學習的地方,必須解決很多棘手的學習問題。教會這個地方,必須教會大家如何學習。所以教育是很重要的,人無知不是解決問題的選項。

比如說一個姐妹說:“我有一個感動,花了好幾百萬,買了不毛之地,留在手裏不知道幹啥。”他就說是聖靈感動,我看是邪靈感動。

人不能夠在無知運作,有的一些是聖靈感動,但是千萬不能無知。有人會說:“我這個生意做好不好?當時感覺很平安,就去做,結果賠錢了。”那你怪誰呢?但是在悟性上認識神,不應該錯。幸虧我們讀的《聖經》你讀的懂,我也能讀懂。

迷思一:學習就是在課堂聽課

今天講除去學習中的迷思,很多小孩學習不好,不是因爲不聰明,其實很聰明,問題出現在學習的迷思裏,什麼迷思呢?“我覺得學習就是在課堂聽課。”我講一個我做過的實驗,我聽課去考試,考不過的概率很高;如果不聽課,我去考試,過的概率很高。我聽課也自學,考高分的可能性很高。

我很納悶一些有一些父母,把孩子送學校去一整天,都沒有聽明白;結果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時間一天天過去,時間都浪費在課堂上了。我覺得這種東西很奇怪,很多父母很無知,不知道自己學習纔是關鍵,聽來的不是自己的。不信試試,我剛剛的講道到了晚上洗完澡或者睡個覺起來,都忘記了。

聽了不行,學到手才行;學習是學習,學習不是聽課。聽課是學習當中比較次等級的層次,如果孩子的老師抱怨孩子不聽課,可以跟老師商量通融下,說:“孩子學習太晚了,在課堂上打個盹,通融一下。”我自己在上課打盹,晚上我自己學習,但是我成績好。

學習一定要培養自學的能力,不是聽課,學習不是聽課,是自己學習。找本書,使勁讀,讀一遍不懂,就讀兩遍。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第一個迷思,以爲學習就是聽課,聽課是學習比較次等級的層次。

迷思二:有一點沒明白就覺得都不明白

第二個迷思,有一點沒明白就覺得都沒明白。有一個小孩我輔導他,我說把作業拿出來,他作業就是做風箏的四種力,老師就批改了。結果,在考試的時候,還是答原來的答案,也沒有拿到分數,老師就很生氣。孩子在讀這個的時候,有不認識的字,以爲整篇就不懂,以爲一點不明白就整篇都不明白。後來我陪着讀完,其實一兩個詞不懂,不影響整篇理解。

很多人講學校的老師挺厲害的,我看了那個老師也沒有整明白。這個風箏有四個力,老師只要畫個圖,講一下不就明白了嗎?結果把孩子弄暈了。最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要指望老師講,大家別迷信老師,這些老師水平如何?真的可圈可點。什麼人去做小學老師呢?很厲害的人不會去做。幼兒園就更加糟糕了,都是一羣哄孩子的阿姨。我說這個話,可能有的人聽起來不爽,你到幼兒園可以賺多少錢?有錢的都去阿里巴巴,谷歌了。

哪個行業吸引人才,那個行業就興旺。教育也就吸引了中等人才而已。現在中等老師,大概是我們當中考試不怎麼樣的,也有好的,我不能以偏概全。不要指望那個,指望自己把東西學習明白,在學習中有的一點沒有明白,沒關係。比如動力的形狀,一個很深的詞彙,是空氣動力詞,小學生怎麼明白呢?但是沒有關係,也就是通過這個產生升力。我們讀有的一點不明白,沒有關係。

有的人一夜讀完一本小說,裏頭的字都明白嗎?還有記憶,誰能記住全部呢?每個字都去讀,你會發現很不好,你粗略看一遍,反而會記得比較深刻。這裏有一個迷思,很多人覺得看得慢,吸收多。你比如說一個人看一本書,一個字一個字看,什麼都讀不出來。我問了你看了什麼,結果答不出來。讀書快看,就是看個大概,抓小標題,知道小標題講啥。讀的時候,看關鍵的,記住那幾句就可以。

我有的時候,就會賣弄一下讀過的東西,我沒有把《孫子兵法》弄明白,但是我把他一開頭的幾句話記住了,其實就這麼幾句,後面好多都不知道,突然讀到一個“勢”,前後幾句話,就記了一下。算是忽悠,也不算忽悠,記住一點就行,不要以爲明白了全部就明白,明白一點就行;再讀的時候,又明白一點就可以了。

不要以爲明白了一點,不叫明白。有的人讀明白了95%,卻說還有5%看不明白。偶爾就可以拿出來賣弄一下,比如《商君書》,我哪裏記得住這些,我就記住兩句。有的人要全讀懂了,纔敢賣弄一下。你看《商君書》怎麼說呢?窮相多怪,窮鄉僻壤的人比較奇怪;曲學多辨,奇怪的學說喜歡辯論。學習一點,用一點。《聖經》我也沒有全明白,但是我膽大,明白一點就一點。今天的講的懼怕,我覺得沒有講好。我上個禮拜都在弄裝修,明白不一定全明白,明白一點就一點。那還有這個概念,就是追求完美,這是很大的迷思。

迷思三:學習中懼怕

另外一個迷思就懼怕,我一上來就說:“我不會,我一讀書,除了頭髮不疼,渾身疼。”人一學習就難受,因爲說我不可能學習懂。懼怕跟前面講的幾個迷思都很有關係,千萬不要以爲懼怕可以帶來什麼好處,我就不信我讀不了了,我哪怕讀懂第一段就好了。比如《聖經》第一段,起初,神創造天地。而不是說《聖經》我們可以讀懂嗎?我們讀不懂的,這是懼怕。

迷思四:不願意提問題

還有一些人,不願意提問題,不喜歡問自己,也不喜歡問別人,這個是要命的習慣。他以爲提問題會丟人,沒有讀懂是丟人的事情;如果讀懂了,去問也丟人。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願意提問題是愛面子的狀況。我讓一個員工做會議記錄,頭一天我安排了,我說會做嗎?你說下怎麼做?他說要寫主題,會議記錄哪裏是寫講道啊,會議記錄不是一個議論文,會議是做決定,決定做什麼?怎麼做?誰做?什麼時候做?把這些記錄下來。

一個人要學會,學會帶領會議,你怎麼不問我?他以爲自己知道,但是不知道。你可以這麼說:“我第一次做,老闆我這個會議記錄自己做,我應該不太會,你看看能不能說下怎麼做呢?”這是比較健康的做法,不願意提問題是一個惡習。我拿到一本書,這個書在講什麼呢?我就會先提問,果然不出所料,我料事如神,學會問自己,我讀的是什麼?這段做什麼?有時候問問比人,這是什麼?不願意提問題是迷思。

覺得考試沒有考好,是沒讀懂。考試是考技巧,我能考高分,是因爲考試技巧吃透。考試這個東西,你一定要知道考試有技巧,中國人在考試技巧上研究很透,連洋人考雅思都到中國來學習。你掌握考試技巧和考試內容,纔可以拿到好成績。你讀懂內容,沒有考試技巧,是拿不到好成績的。

比如出了一個題目6分,猜到三點,每一點2分。有的人考試技巧不好,只會答一點,在一點上不停答。考試好的人,在職場上都比較好。考大學不是很重要,千萬不要看很重,考完了,能怎麼樣?我們把這些企業家的人弄一起看,考試不好的多了去了。包括馬雲,考試技巧不行,但是人家厲害,考試這種東西,不要把學習弄一起了,也可以學習考試技巧,那就厲害了,不要迷信考試。

有時候我做過一個考察,上大學學習成績不錯的,我就把大學的題拿出來考,全部都忘記了,你說他學習會了還是沒有呢?這個可以商量,我認爲是沒有學會。有一次我發現,我十幾年沒有騎車,還可以啊;結果另外一個人,騎上去,就不會騎。我說你不要忽悠人,你十年前也不會。十年前不會十年後也不會。游泳也是,沒有學會也會忘記。

總結

我們要追求很本質的東西,就是把東西學會抓住事物的本質,舉一反三,十年後再問都還可以記住。大家不要迷信考試。這個迷思都改掉以後,你學習就可帶勁了,最近我媽看我我書上的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個書好啊,是厲害的人寫的。她也沒有讀懂哪七個好習慣,我說的是我必須誇獎八十歲的媽媽,我預備了書和紙給她,寫筆記可認真了。

人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除去學習中的迷思很重要的,學習中迷思除去了,你慢慢就成學霸了,爲啥呢?學霸都是這樣的人,就這麼整。後來,你到了職場你就很厲害的人,你是抓本質的人,抓學習迷思,從小除去,你長大就很厲害,我講的都是很實在的,大家在生活中落實,願神祝福大家!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