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雅各書 00章 - 介紹(上篇)

【查經錄音第一部分】

錄音文字版

 雅各在教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看下雅各這個人,雅各他有跟過耶穌嗎?其實他沒有。他雖然是跟耶穌一起長大。在聖經裏叫雅各的挺多,耶穌帶着的一個門徒叫雅各,但那個雅各不是寫雅各書的雅各。在耶穌所帶的門徒當中留下一些文字的不多。聖經裏收集最多的文字是誰的呢?收的是使徒保羅的。我們在聖經裏也看不見寫雅各書的雅各,除了雅各書以外,我們無處查考這位雅各到底幹了什麼事。

今天我們想透過字裏行間,把這些事挖掘出來,看看這雅各所幹的事。如果聖經裏保羅寫的書信都是雅各寫的話,那咱們相信雅各的。如果咱們所讀的書信好多都是保羅寫的,只有幾頁紙是雅各寫的話,我覺得我們還得讀保羅的書信。使徒保羅在他的書信中分享了大量關於建造教會的這些信息。我現在就開始說雅各的事,他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一個教會的領導人?這事也變得非常的蹊蹺,雅各到底幹了些什麼事?這些事到底在說什麼?這事情是這樣的,我就從頭娓娓道來。

初代教會發展時間線

我先把時間線給大家捋一下:主耶穌釘十字架的時間,大概在公元30年。寫聖經的保羅,他信主的時間大概在主耶穌釘十字架之後的四到五年。耶路撒冷開大會,是在保羅信主之後的十四年,大概在公元47-49年間。主耶穌是公元30年釘的十字架,從主耶穌釘十字架到保羅到耶路撒冷的第一次大會,就是在使徒行傳的第15章,大概就是十七八年的時間。在這十七八年間,教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之後大概又過了三年到四年,保羅就寫了加拉太書,在加拉太書提到很多關於彼得和雅各這些事。其他的地方,我們就基本上完全看不到雅各到底幹了些什麼事。除非有別人再另外說。

我們可以知道加拉太書成書大約在公元53年,就是耶路撒冷大會之後的四到五年的時間裏,保羅在外邦人教會當中的根基已經變得相當的牢固了。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雅各、彼得向猶太人傳福音,事工就是這麼分的。我們的主耶穌本來不是打算讓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保羅信主以後就跑到一個地方,在那裏呆了十四年左右。他到耶路撒冷去都是那個時候之後的事。

彼得向外邦人傳福音的職分

這個向外邦人傳福音的職分本來是給使徒彼得的,使徒彼得周流四方,到處去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那時候的使徒彼得經常看到異象,也經常行神蹟醫病趕鬼。

在凱撒利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意大利營”的百夫長。 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 有一天,約在申初,他在異象中明明看見神的一個使者進去,到他那裏,說:“哥尼流。” 哥尼流定睛看他,驚怕說:“主啊,什麼事呢?”天使說:“你的禱告和你的賙濟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了。 現在你當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 他住在海邊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裏,房子在海邊上。” 向他說話的天使去後,哥尼流叫了兩個家人和常伺候他的一個虔誠兵來, 把這事都述說給他們聽,就打發他們往約帕去。第二天,他們行路將近那城。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 覺得餓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預備飯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 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着四角,縋在地上, 裏面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 又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 彼得卻說:“主啊,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 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這樣一連三次,那物隨即收回天上去了。彼得心裏正在猜疑之間,不知所看見的異象是什麼意思。哥尼流所差來的人已經訪問到西門的家,站在門外, 喊着問:“有稱呼彼得的西門住在這裏沒有?” 彼得還思想那異象的時候,聖靈向他說:“有三個人來找你。 起來,下去,和他們同往,不要疑惑,因爲是我差他們來的。” (《使徒行傳》10:1-20)

結果彼得就到了哥尼流的家裏,他一開口就大概講了幾分鐘的道,如果那一段話要念出來就兩分鐘。彼得在講的時候,聖靈就降在哥尼流和一切聽道的人身上,就聽到他們說方言,讚美神爲大。彼得就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誰能禁止我們用水爲他們施洗呢?”這是一個印證:使徒彼得領受了一個向外邦人傳福音的這麼一個使命,其實福音本來就應該不斷的傳給外邦人。

但是彼得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呢?彼得受了一個人的影響,這個人叫做雅各,他是耶穌肉身的弟弟。他爲什麼把彼得帶到向猶太人傳福音的路上去了呢?你要是問我,我實在是沒有辦法回答,但是我卻清楚的知道,向外邦人傳福音本來是神給彼得的呼召。後來彼得到底有沒有給外邦人傳福音呢?其實還真沒有。

耶路撒冷教會因爲固守傳統,失去了向外邦人傳福音的職分

不但他沒給外邦人傳福音,他還跟外邦人裝假,爲什麼呢?因爲彼得後來受了一個人的影響,這個人就是雅各,就是寫雅各書的雅各。這個人影響了彼得以後,彼得跟外邦人一起,沒人在的時候就裝假,跟外邦人混得挺好(其實這本來就是他的呼召)。但後來雅各做了教會的老大,彼得一見到從雅各那裏來的人,怕他們打小報告,結果彼得就在外邦人面前裝假。

我是怎麼知道的呢?這是寫在加拉太書裏的,而且保羅當時跟彼得同在那個地方。保羅就把彼得狠狠的批了一頓,聖經裏的原字叫“抵擋”。這是什麼呢?是抵擋彼得嗎?不是。他其實是抵擋這種裝假的行爲,裝假的行爲已經成了耶路撒冷教會的文化,我這麼說大家能接受嗎?耶路撒冷的教會失去了給外邦人傳福音這樣的一個使命,他們傳不了,因爲他們傳的那個是摩西的律法。傳摩西的律法,就不是耶穌基督的福音。

後來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裏說:“如果你所信的福音不是我所傳給你們的福音,這人就當受咒詛。如果你們所傳的福音不跟我所傳給你們的一樣,這個也當受咒詛。”這也太霸道了吧?但是事實上是不是太霸道了呢?其實他不過是爲了福音的純正而已。耶穌基督的福音絕對不是摩西所傳的福音。耶穌基督的福音如果是律法的話,那咱們就信摩西的律法就好了,爲什麼還整個耶穌基督出來?如果信摩西的律法,咱們就沒必要再把耶穌弄出來,耶穌是來幹啥的?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今天就一個一個給梳理出來。

當初,彼得就回到耶路撒冷跟他們分享外邦人哥尼流信主這件事,大家聽着都挺好的。但是在教會裏頭有很多奉割禮的門徒和他爭辯:“你竟進了未受割禮的人的家,和他們一同吃飯,這事情可不得了!”彼得就挨個解釋給他們聽。在耶路撒冷的教會有一種不成文的習俗,就是他們對“未受割禮”和“受割禮”這事看得非常的重,就是那些在猶太的基督徒,他們全是這樣,他們覺得割禮很重要。但你會發現新約聖經裏不是這麼寫的。結果當時的基督徒中,認爲要受割禮的人相當的多。你說這割禮算個啥呢?割禮不過是在生殖器上做個小手術,把包皮割掉而已。結果彼得費了半天的牛勁,跟這些人解釋聖靈怎麼啓示他,他後來怎麼去的哥尼流的家,他怎麼一講道、 聖靈怎麼降臨,一下子就把這些事解釋了,衆人聽見這話不言語了,只歸榮耀與神,說: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但是問題來了,他們真的接受了這事了嗎?

其實後來教會的歷史跟我們說明了一件事,這些人還是在傳講受割禮這件事,就是一個傳統進入人的心裏,要想讓人接受一個新事物太難了,從小就講割禮、割禮,而且他們自己也受割禮,就是這些受割禮的人把耶穌釘了十字架,他們忘了。其實割禮還是不受割禮,一點也攔不住人把耶穌釘了十字架。結果教會就開始不斷的分散。

保羅建立教會

使徒行傳第9章,保羅那個時候還叫掃羅。保羅歸主以後,到耶路撒冷,想與這些門徒結交,但他們都怕他,只有巴拿巴接待他,後來保羅就離開了耶路撒冷,去了老遠的一個地方。後來巴拿巴到了大數把保羅請回來了,這個是在使徒行傳的第11章,保羅就到了安提阿。從這個時候保羅就開始傳福音,保羅就和巴拿巴到各個地方奉差遣傳福音建立教會,一直從使徒行傳的第13-15章,到處建立教會,這個年間是在公元49年之前。

保羅大概幹了幾年的時間,效果非常好。但後來保羅就得去參加這個耶路撒冷大會。爲什麼他要到耶路撒冷參加這個大會呢?因爲他是奉啓示上去的,恐怕他爲從前和以後做的這些事兒徒然奔跑。他到了耶路撒冷以後發現雅各在做耶路撒冷教會的老大。

雅各成了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

那雅各怎麼就做老大了呢?本來彼得是老大的,那個時候彼得在耶路撒冷挺有影響力,結果希律王把彼得抓起來了。然後交付班丁看守,收到監獄裏,每班四人,一共四班。要在逾越節的時候把他提出來殺死,結果彼得被囚在監裏,教會爲彼得迫切的禱告,希律王要提彼得出來殺掉的前一夜,彼得被兩條鐵鏈鎖着,睡在兩個兵丁的中間,門外還有人看守。

這個時候天使來拍彼得的肋旁,提醒他快點起來,他的鎖鏈就脫落了,趕緊穿上鞋繫上帶子,天使就帶着他出來了。彼得一直以爲自己看的是異象,結果走回來後才明白了,天使把他救出來了。彼得到了門徒們所聚集的家,家裏聚集的人正在禱告,彼得敲門就進去了,進去了以後,很多人都不太相信,還以爲是彼得的天使。

彼得擺手,不要他們作聲,就告訴他們主怎樣領他出監,又說:“你們把這事告訴雅各和衆弟兄。”於是出去,往別處去了。(使徒行傳12:17)

這裏提到的這個雅各,也就是寫雅各書的雅各,他是耶穌基督肉身的弟弟。彼得的意思是你把這事兒去告訴雅各和衆弟兄,也就是說雅各和彼得的關係不錯。但他的位分是比彼得大還是比彼得小?我們不知道。

雅各如何得到教會權柄的猜測

從這以後到了第15章,我們就看到雅各已經做了教會的老大。當年希律找不到彼得了,就到處找,後來彼得就藏起來了,藏在哪裏我們不太清楚。彼得爲什麼要叫雅各和衆弟兄來,應該是讓雅各接替他來管理耶路撒冷的教會。雅各是耶穌基督的弟弟,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他不在,耶穌從死裏復活的時候他也不在。

那雅各什麼時候進到教會裏來的呢?聖經裏頭完全沒有記載,我們無從去查考。雅各什麼時候進到教會裏來毫無記載,也沒有人講雅各和他的另一個弟弟猶大是怎麼進到教會裏來的。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猜想,教會很厲害啊。爲什麼這麼說?當時在使徒行傳的第2章從聖靈降臨,然後三千人信主,五千人信主。大家開始凡物公用,大家都來教會奉獻。那個時候教會裏的錢是海量的,大家都把田地都賣了,你想想,如果有一萬個人,就拿深圳來說好了,如果有一萬個深圳人把房子田地都賣了,這在深圳至少一人一千萬吧,如果有一萬人就是一千個億了,這個數量很恐怖的,數量很大的,然後大家一起都來教會吃飯,過共產主義了。結果人一多就鬧騰,結果就安排了七個執事來專門管理飯食。

這之後的事情就開始有意思了。從此開始,教會被逼迫,司提反殉道。那之後,他們就不呆在耶路撒冷了,而是開始四處傳福音了。這場逼迫就是幾年的時間,保羅也是逼迫教會的一個,而且他還挺用心逼迫教會的。後來保羅就被神親自揀選信了主。就是這麼一個故事。

那麼耶穌在傳道的時候,他弟弟雅各和猶大不在,被釘十字架的時候他們也不在,耶穌復活的時候他們也不在。在我講這個時候,其實有些弟兄姐妹讀聖經讀得比我詳細,他們就跟我提了個建議,說是在《使徒行傳》裏有這樣一段記載:

有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當下門徒從那裏回耶路撒冷去。進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間樓房。在那裏有彼得,約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馬,巴多羅買,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奮銳黨的西門,和雅各的兒子(或作兄弟)猶大。這些人,同着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使徒行傳1:12-14)

這段話第一次記載了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和他的弟兄,這裏面應該包括雅各和他的弟兄猶大,他們都恆切禱告。也就是說,這時候出現了雅各。我們弟兄姐妹提議挺好,他們就把這一段提出來了。也就是說,五旬節聖靈降臨的時候,雅各、猶大和馬利亞,應該是在場的。但他們在場做了什麼事,我們就無從查考。也就是從使徒行傳第1章14節到第12章的第17節,雅各就出現了。但這之中他做了什麼,行了什麼神蹟、落實了耶穌的哪些教導,沒有記載。這之中他做了什麼,全無從查考。在後來的記載裏,除了雅各書,雅各也沒有寫過任何其他東西。

雅各書有個特點,就是非常推崇律法。整本雅各書,除了一開頭講自己是做耶穌基督的僕人的雅各,再也沒提過聖靈、耶穌基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雅各書所講的這些東西,他沒有講如何行出來。還提到了兩次“使人自由的律法”,但其實使人自由的乃是耶穌基督。雅各所講的律法,在他的年間,應該是從創世記到瑪拉基書,也就是舊約聖經。談到這律法,我不覺得雅各能夠比得上保羅。保羅是迦瑪列的門生,迦瑪列是相當於科學院的院士啊。這樣一個人物,帶着保羅來學習律法,那保羅對律法可以說是相當精通。雅各在保羅面前談律法,基本上就是班門弄斧。你在最厲害的木匠面前談木工活兒,你肯定比不上。

雅各所講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到底是不是耶穌基督的福音?他除了掛了一個耶穌基督僕人的名號之外,我們要仔細考察,他所講的道,他所講的福音,有沒有一個詳細的論述,其實沒有留下任何記載。後來雅各還有沒有講這聖靈充滿的道,我們也無從知曉。那他什麼時候進來教會的呢?就是教會開始變得有錢了,就進來了。我們只能說這是在瞎猜,誰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呢?瑪利亞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聖經沒有記載,我們就要開始琢磨,瑪利亞雖然是耶穌的母親,但耶穌早就說了,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遵行天父旨意的纔是,不遵行什麼用也沒有,肉身生的是肉身。瑪利亞一看,那肯定要讓我兒子來管點兒事兒啊!教會都是上億的企業,年薪怎麼也要一兩百萬吧。後來羅馬天主教把彼得和瑪利亞推得非常的高是有原因的,我這就做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大家覺得我這猜測合理嗎?我覺得是合理的,雅各什麼時候信主的?什麼時候受洗的?什麼時候被聖靈充滿的?完全沒有記錄。他有趕過鬼嗎?完全不知道。使徒行傳12章中,彼得在逃亡的時候,雅各突然冒出來了,大概就是隻拿薪水不幹活的那種。他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因爲耶路撒冷有很多喜歡割禮的基督徒。雅各和另外一個弟弟猶大,我們不知道他們幹了什麼事,我們也不知道他們使誰得了釋放,行了什麼樣的神蹟,做了一些什麼樣的偉大的事情,建立了什麼偉大的教會,完全沒有記載。

只有一個記載,就是從雅各那裏來的人,給哥林多教會造成了很多困擾,給加拉太教會造成了很多困擾,甚至給羅馬的教會都造成了很多困擾,因爲他寫的雅各書傳得到處都是。這件事很有說服力,因爲他是耶穌的弟弟,耶穌的媽媽瑪利亞也是他的媽媽,他在耶路撒冷教會做老大。其實你做老大還是老二,你能說明什麼?其實什麼也說明不了,所以這事兒挺要命,尤其是在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裏講的,難道他就是最大的使徒嗎?保羅一直在爭辯,爭辯的是啥事兒呢?後來明白了,因爲那哥林多教會一聽:“哇,耶路撒冷的大使徒,雅各他們都來了!彼得!哇,這可是跟過耶穌的彼得啊!那他比保羅厲害啊!”全是這個。

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講,聖經給我們製造了很多跌人的地方,那這個哥林多教會就是因爲彼得的地位、雅各的地位,就混亂了。那還有誰能那麼厲害,把保羅親自建的教會能給整混亂了?必須得是很有影響力的任務啊。那這影響好還是不好,這事兒大家自有公斷。大家仔細去看是不是能說明啥呢?是不是這雅各就是這麼整進教會來的。

神的靈、神的道、神的教會,纔是最重要的

那他幹了些啥事兒?不知道。彼得乾的事兒,至少我們還知道。後來這彼得受了雅各的影響,甚至寫彼得前書、彼得後書裏頭還有雅各書的痕跡,而且說的話很像很像。所以肉身的關係,什麼也說明不了。今天弟兄姐妹要知道,將來什麼不管他是我媽、還是我的什麼人,什麼也說明不了。只有一件事兒就是神的道,我們的神所說的這道,這纔是最重要的,只有神的靈、神的道、神的教會。

如果這雅各幹了一個什麼偉大的事兒,就應該記在聖經裏。所以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就跟雅各這一派的人,那說的那話挺狠的:“我不在乎這些人的言語,我只在乎這些人的權能。”你能幹些啥事兒?你啥也幹不了。能不能把人從魔鬼的轄制裏釋放出來?不知道。講割禮就很有力、很厲害,但是把人從轄制裏釋放出來,啥辦法沒有。

今天受這種影響的教會比比皆是。今天我就捅了一下馬蜂窩。爲什麼呢?因爲把人從轄制裏釋放出來,沒什麼本事,然後講一些大道理,那本事大了是不是?按使徒保羅的說法,就是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今天咱們如果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結果發現在聖經裏頭,這個雅各從來沒出來遛一遛,你一直不知道他幹了些啥事兒,只是在聖經裏頭記載了一件事兒,就是給使徒保羅製造了諸多的混亂、諸多的困難。

雅各進到教會裏頭來了。這時候保羅就到處去傳道,這是在使徒行傳的13章到14章,他到了塞浦路斯傳道,然後到安提阿傳道,然後到以哥念傳道,然後又要到路司得傳到,後來再到了敘利亞、敘利亞的安提阿。結果這個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兒呢?保羅這活兒不好乾了。爲什麼呢?

因爲全世界的教會,那個時代的教會都在耶路撒冷的掌管之下呀。如果耶路撒冷的教會對某個傳道人說:“下去,你不能幹了。”你就不能幹了。他說:“你行,你繼續幹。”你就能繼續幹。如果你跟雅各的關係搞不好,他就給你免嘍,你這就沒法兒幹了;他如果寫信通知衆教會,就像今天我通知咱們當中的這些領袖,他不能幹了,那就完了。那保羅就幹不了活兒了。保羅把這事兒寫在加拉太書裏了,我念給大家聽:

過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並帶着提多同去。我是奉啓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傳的福音,對弟兄們陳說。卻是背地裏對那有名望之人說的。惟恐我現在,或是從前,徒然奔跑。(加拉太書2:1-2)

這啥意思?就是如果那個時候,保羅不去搞關係,他就很危險了,他就會被免了,是不是?你到處傳福音,到處說不用受割禮,那哪天就給你免嘍!我讓你幹這活兒,你在跟我作對,是不是?所以這保羅是奉啓示上去,就是別白幹,免得他徒然奔跑,是不是?

“唯恐現在或是從前徒然奔跑”,這話裏有話啊。後來,他到了耶路撒冷,就開了這耶路撒冷大會,就是使徒行傳的第15章。保羅就開始跟耶路撒冷教會說這個事兒,就說這摩西的規條和割禮。結果保羅順利的得着了他所要的。他所要的是什麼呢?就是以後我可以不用再徒然奔跑了。他跟耶路撒冷教會達成了一個協議,這協議是這麼說的,在使徒行傳第15章12節:

衆人都默默無聲,聽巴拿巴和保羅,述說神借他們在外邦人中所行的神蹟奇事。他們住了聲,雅各就說,諸位弟兄,請聽我的話。方纔西門述說神當初怎樣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百姓歸於自己的名下。衆先知的話,也與這意思相合。正如經上所寫的,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爲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這話是從創世以來,顯明這事的主說的。所以據我的意見,不可難爲那歸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因爲從古以來,摩西的書在各城有人傳講,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裏誦讀。(使徒行傳15:12-21)

這是一個什麼協議呢?就是差派巴拿巴和保羅往外邦人那裏去,然後彼得和雅各他們往猶太人那裏去。這一分挺好,保羅就得着了他所要得着的,因爲這時候在人家屋檐下呀,是不是?你在人家屋檐下你得學會低頭。這保羅很聰明。這加拉太書寫的就是那個時候的事兒。從此以後,保羅就大展拳腳,在外邦人中不斷地傳福音,一會兒就到了馬其頓,然後往歐洲,一直到羅馬,不斷地傳福音。耶路撒冷大會之前,也就是使徒行傳第15章之前,使徒保羅是在亞洲這一帶傳福音,那後來15章之後就開始往歐洲去傳福音,後來就到了哥林多、以弗所這些地方。那這加拉太書就是在這之後寫的。

幾年以後,保羅在外邦人的教會當中的使徒地位就非常的穩固了,教會也非常地興旺。保羅的大本營就在安提阿。他每次都是從安提阿這個地方去到處去傳福音。後來彼得就到了安提阿。安提阿是外邦人的地方,彼得一開始還跟外邦人一起吃飯,結果從雅各那裏的人來了,來了以後他就害怕,然後就跟那些外邦人隔開了,不一起吃飯了。不但如此,甚至巴拿巴也跟着彼得一起隨夥裝假。你說這裝假的人,就因爲雅各那裏的人來了,然後他就裝假,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但是現實生活就是這樣。這個保羅在他的地位在外邦人教會變得非常穩固的時候,他就寫了這加拉太書。他說什麼呢?

那些有名望的,並沒有加增我什麼。反倒看見了主託我傳福音給那未受割禮的人,正如託彼得傳福音給那受割禮的人。(那感動彼得,叫他爲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爲外邦人作使徒)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那稱爲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裏去。只是願意我們記念窮人。這也是我本來熱心去行的。(加拉太書2:6-10)

這話聽明白了嗎?這就是在耶路撒冷大會所達成的協議。但是問題來了,耶路撒冷的教會就開始越來越多裝假的成分,因爲他們認爲他們跟外邦人的基督徒,就好像是這個高等的基督徒或低等的基督徒。人家猶太人的基督徒是有摩西的律法,這就是高等的基督徒;那這個外邦人的基督徒就是低等的基督徒。就這麼一分,你說能行嗎?肯定不行啊。所以保羅說:如果有人所傳的福音不是我所傳的,他就應當受咒詛。這話嚴重不嚴重?那當然嚴重了。雅各肯定讀了加拉太書,然後他就說了一些很有趣的話,這些話是啥呢?這些話就是:“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裏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泉源從一個眼裏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雅各書3:10-11)一個人的口不能又說讚美的話,又說咒詛的話。是這麼回事兒嗎?摩西不是寫申命記,又祝福又咒詛嗎?是不是?大家要小心,有很多話聽起來很好的,但是極其混亂。

使徒行傳第15章那些信主的外邦人,聖經裏記載的雅各所說的那些話是什麼意思呢?“哎呀,那信主的外邦人,他們是二等的基督徒,所以我們不難爲他們。”這叫什麼話?我們當謹守遵行的就謹守遵行,不當去行的咱就不去行,是不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什麼叫做“不難爲”?是因爲你是外邦人,說“不難爲你”的意思就是你本來應該守割禮,但是今天我不難爲你,能這麼說嗎,是不是?如果有個教會說:本來你應該奉獻,但我不難爲你,你不用奉獻。這能行嗎?那不是神的話。那哪些是神的話?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更何況一個基督徒,他守律法的標準,應該比舊約的律法高出很多,爲什麼呢?因爲在新約聖經裏的要求,比舊約聖經裏的要求高的多呀!

所以就因爲雅各書,我講了講“得得”或“各各”,結果的確有很多人離開。那他們離開就離開,因爲就是要把這些人篩出去。不管你說的多麼漂亮的話,我也祝福你,你也祝福自己,這沒關係。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我們需要的就是能夠嚴謹的查考聖經,看這些話說的是與不是。不是說因爲他是雅各書我們就得接受,或者他是加拉太書我們就得接受,是在我們照着去落實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落實出來的確是有神的大能,我們落實出來的時候的確可以使被轄制的人得釋放,是吧?

嚴謹的查考聖經

嚴謹的查考聖經,不是盲目的相信。不要說讀聖經需要這樣,我們那個年代,鄧小平搞改革開放的時候,他面臨的狀況很類似的。那個時候鄧小平搞改革開放,面臨的阻力巨大。你要知道,如果你在一個大型的企業裏搞改革,很多人都會反對你,是不是?就不要說別的,就說這商鞅變法,當時商鞅所面臨的阻力巨大呀!爲什麼?因爲人固有的思想很難改變。我很佩服鄧小平、毛澤東這些人,他們真的是很厲害。鄧小平當時要搞改革開放,中國又貧窮又落後,整個中國的GDP都比不上臺灣,你想想那是什麼狀況?還想統一,怎麼統一呢?後來鄧小平在深圳那裏畫了一個圈,深圳人到現在都感謝他。爲什麼?因爲在他畫圈範圍內的人,連農民都成了千萬富翁。

所以說,我們得知道鄧小平面對的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毛主席不犯錯誤嗎?他是很偉大,我們也很佩服,但是他也會犯錯誤,所以不能僵化的做事。所以鄧小平開始搞改革開放,我上大學那段時間,正好是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但是報告寫得真的很好,實事求是。我們今天需要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我們今天需要一種學習、探索、挖掘的精神,我們今天不是一個僵化的人。如果說聖經裏所說的都要去執行,猶大自殺了,你要不要也自殺呢?你當然不會去自殺了。有的人把聖經裏的猶大自殺當做笑話,還有的人把聖經當做算命的書,閉着眼睛禱告,求神指導應該做什麼。然後打開聖經,拿手指頭一點,睜眼一看,竟然點的是猶大自殺。那你要不要自殺呢?信主是這麼整的嗎?

迴歸根基,建立完整的信仰體系

信主如果這麼整,就麻煩了。千萬別搞這些,這些東西嚇人。不是所有收在聖經裏的都要去做。羅馬天主教的聖經,跟我們的聖經還不太一樣呢!必須細心的讀聖經,誰知道當時有沒有把一塊磐石收到聖經裏了呢?如果把磐石收進來了,你卻不小心跌倒在磐石上,那不是麻煩了嗎?你不知道耶穌是跌人的磐石嗎?如果耶穌是跌人的磐石,我們再仔細查考,真是出乎我們的意料。雅各是什麼人?雅各愛說:“你們這些外邦人,我不難爲你;本來你應該謹守的,但是我不難爲你!”能這麼搞嗎?根本不能這麼搞。如果什麼事總是說:“我不難爲你,你不用讀聖經,你是個好人。我不難爲你主日來聽道,我也不難爲你做筆記。”那你在做什麼呢?

這真要命呀!弟兄姐妹一定要知道,有很多的話都是對的,但是就那麼幾句不對的話,那可就要命了。所以今天重新回到根基上,建立完整的信仰的體系。所以今天我們要學習,絕對不是盲目。聖經說:“我的民因無知而滅亡!”因爲對神的話無知,對屬靈的事無知,只是尋求一下心理安慰。如果把耶穌和菩薩相提並論,那就麻煩了。耶穌有菩薩心腸嗎?耶穌有耶穌基督的心腸。所以無知會帶來滅亡。今天咱們教會要推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仰體系。你不要相信我說的,我說的不一定對。但是你要去查考聖經。你說:“怎麼建立呢?”一塊一塊的建立,我也在帶着大家一起建造。我們一起去查考了之後,就發現原來是這樣。

今天你如果不信保羅,那新約聖經怎麼讀呢?如果把保羅從聖經裏拿出去的話,從路加福音到希伯來書都不用讀了。如果我們接受了保羅的教導,行出了耶穌基督的樣子,把這大能的福音恢復出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事實勝於雄辯。所以說,我們要推動學習。有的人就是懶惰,不想讀聖經,還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但是你知道聖經都寫了什麼嗎?聖經都沒有仔細讀,就說聖經是神所默示的,然後就默默接受嗎?

聖經是誰寫的呢?是主後三百多年以後,很多人在一起開會,然後把當時能收到聖經裏的都收了。那個時候的教會是什麼樣光景,你真的知道嗎?你也不知道。直到今天,有多少人真正的去查考使徒行傳第15章當中的耶路撒冷教會大會做了什麼呢?很多人不知道。耶路撒冷大會只確認了一件頭等大事,就是保羅在外邦人當中的地位。他們讓保羅往外邦人那裏去傳福音,自己往猶太人那裏傳福音,但是,是這樣分的嗎?耶穌基督本來是差派使徒彼得傳福音給外邦人,但是傳着傳着就消失了,彼得怎麼把事情做沒了呢?

我們做事情也是這樣,有的人幹活,幹着幹着就把事情乾沒了。彼得的職責越幹越少,而使徒保羅卻越幹越大,這上哪說理去?我們看到了什麼呢?使徒保羅建造的教會都是充滿了神的能力,所傳的福音是大有聖靈的能力。他所建造的教會遍滿了當時的歐洲,還有亞洲、小亞細亞。當時保羅把福音傳到了亞洲的邊境,後來聖靈引導,又把他們帶回歐洲去了,至於爲什麼,我們也不知道。沒有爲什麼?聖靈就是這麼引導的。你今天接受保羅所傳的福音呢?還是接受彼得所傳的福音呢?如果保羅和雅各所傳的福音相互矛盾,你接受哪個呢?你要問我的話,我接受保羅的。

照着真道去落實,一定會看到神的能力

當我接受保羅的福音去落實的時候,我發現教會充滿了能力。我是個很想學習的人,當我很努力的讀雅各書,把書裏的實踐出來,我發現很難,根本做不到。我很努力,我不是沒有努力過,後來我發現,這裏有很多的教導,跟使徒保羅所教導的相矛盾。矛盾了以後怎麼辦呢?我沒有在乎,因爲我已經接受了保羅的教導。後來把保羅的教導落實出來,就看到神如何與我們同在。如果我們盲目的接受,不管矛盾不矛盾,有時候照着雅各的說的做,有時候照着保羅說的做,那能行嗎?你不能一加一等於二、一加一也等於三、一加一也等於四、一加一也等於五,那是什麼呢?這不是腦子有毛病嗎?

所以今天我們開始重新思考。我爲我們當中的弟兄姐妹,要開啓一個學習的道路。我曾經見過一間教會,牧師在上面講道,下面有兩排椅子,中間有個過道。過道的一側是接受方言禱告的,另一側是不接受方言禱告的,你說這牧師怎麼做呢?如果是早堂和晚堂我還能理解,但是一起上課,怎麼講呢?到底是什麼呢?瞎弄能整出什麼呢?這就是爲什麼很麻煩。今天大家要知道,不要做老好人,這樣也行,那樣也行。後來,到了使徒行傳第21章,保羅到了耶路撒冷訪問雅各。這時候的雅各和耶路撒冷的人都讀完了加拉太書,而且讀完之後是義憤填膺,反應非常強烈。

如果你是雅各,你讀完加拉太書之後發現裏面的矛頭都是針對自己,你能好受嗎?好受不了。所以雅各寫的雅各書,就是對保羅寫的加拉太書的迴應。但是這個時候保羅來到了耶路撒冷,訪問了雅各,雅各是個老好人。保羅去見了雅各,倆人互相問安,但是彼此心照不宣,保羅去耶路撒冷見雅各,他巴不得耶路撒冷的人,讀了加拉太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羅馬書之後,希望他們可以反思自己,結果人家照玩遊戲不誤。

他們聽見,就歸榮耀與神,對保羅說:“兄臺,你看猶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萬,並且都爲律法熱心。 他們聽見人說,你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對他們說,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 衆人必聽見你來了,這可怎麼辦呢? 你就照着我們的話行吧!我們這裏有四個人,都有願在身。 你帶他們去,與他們一同行潔淨的禮,替他們拿出規費,叫他們得以剃頭。這樣,衆人就可知道,先前所聽見你的事都是虛的;並可知道,你自己爲人,循規蹈矩,遵行律法。 至於信主的外邦人,我們已經寫信擬定,叫他們謹忌那祭偶像之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與姦淫。” 於是保羅帶着那四個人,第二天與他們一同行了潔淨的禮,進了殿,報明潔淨的日期滿足,只等祭司爲他們各人獻祭。那七日將完,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看見保羅在殿裏,就聳動了衆人,下手拿他,(使徒行傳21:20-27)

結果怎麼樣?七日將完,保羅到了聖殿就被信主的猶太人抓了。這些信主的猶太人有一個特點:聖殿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大祭司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這一系列的事和猶太人的規條沒什麼兩樣,猶太人的基督徒是一個很奇怪的混合體。你想想看,“你就照我們的話行吧”,結果就被抓了,很多人要整死保羅,你說這背後有沒有道道兒?我們只能說路加寫使徒行傳的時候是保羅已經坐了很多年的牢,被送去羅馬,在凱撒面前爲自己爭辯。水很深啊!使徒保羅和路加寫的夠隱晦的吧!這是很深的水啊!這兩件事能聯繫到一起?肯定是鴻門宴啊!去吧!去完了被抓,就想往死裏整啊!我們感受很深啊!

保羅爲純正福音付代價

爲什麼保羅要去耶路撒冷?在這之前,很多人告訴保羅,聖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保羅別去,保羅爲什麼要去?保羅在書信裏說:我就是爲了我自己的同胞,就是自己與主隔絕都願意。保羅爲了他自己的同胞冒着生命的危險,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明知是坑,偏要往坑裏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爲了神。

今天,咱們也捅一捅這馬蜂窩,也許會有石頭、唾沫丟過來,就算是被吐沫淹死,我也願意,就是爲了使徒保羅,爲我們樹立的榜樣。今天就在這個世代,把福音的奧祕再次恢復過來,讓聽見福音的人都能得着福音的好處。不再是擺個樣子,不再是道貌岸然,只是靠着智慧委婉的言語。今天,我們所講的是靠着聖靈大能的明證,將神的福音表明出來。這個世代是恢復福音大能的世代,是恢復使徒保羅所傳的純正福音的世代,這個世代福音要重新像明光照耀,在黑暗當中的百姓要重新看見盼望。

耶穌基督爲我們而死,爲了這福音而來,使徒保羅用智慧、聰明,冒着生命的危險保存了福音的純正,讓我們信靠這福音的可以得着福音的好處,保羅爲我們樹立了非常棒的榜樣,爲了自己的同胞,將生死置之度外,只有一個不在乎錢財,將生命置之度外的人才能夠傳純正的福音,不是嗎?這也給我們自己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我們感謝神。

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爲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爲我作見證。”(使徒行傳23:11)

一個人的命交在神的手裏,放心吧!沒有完成使命,沒有完成神託付我們的命定,死不了!很難死的。接下來這幾個禮拜,我們就點評一下雅各寫的雅各書,可能我說的不對,但是沒關係,大家都可以仔細去查考,看我說的是與不是?千萬不要被我說的話絆倒,希望大家通過這件事,能夠看到當年使徒保羅和雅各這些人一路怎麼走過來。其實,爲了福音的緣故把自己的命獻上是一個有福的人。

後來,我發現很喜歡講雅各書的傳道人,把雅各書的真理當做真理的很多傳道人活得很辛苦。寫雅各書的雅各把耶路撒冷教會搞得非常窮,怎麼把耶路撒冷教會搞得非常窮呢?我們不值得反思嗎?我相信見過很多教會的,大家一定知道,把雅各書的真理落實出來的有一個共同的結果:教會很窮,看不見神蹟奇事。你說完全沒有神蹟,也有一點,但是很多時候不好使,到底爲什麼呢?弟兄姐妹,不要被這件事絆倒,你願意接受你就接受,我不強迫人,但是我是帶領大家把我研究的結果分享出來。你說雅各的一生被我梳理的怎麼樣?應該是清清楚楚的體現在大家的面前,他所做的事就是這些事。我們下個禮拜再見來考察雅各書第一章。

願神祝福大家!

其他觀點-Jeannie Myers(英文)

下面是其他人對雅各的看法。 雅各的另外一個名字是公義者雅各。本文供大家參考。
歷史上對雅各的評價都比較正面,這與我們的觀點不太一樣。
Who Was James, Jesus' Brother?
Jeannie Myers
Author
2020
27 May
Who Was James, Jesus' Brother?
Jesus came from a big family. Matthew 13:55-56 names Jesus’ brothers: James, Joseph, Simon, and Judas and mentions sisters (plural), so He had at least six siblings.

James is always named first when Jesus’ brothers are listed, which in his day likely meant that he was the eldest of the four. Known as James the Just and Old Camel Knees, James led the church at Jerusalem until his violent death in AD 62.

Who Was James, Jesus' Brother?
What Does the Bible Say about James?
Young Skeptic
In John 7:1-4, Jesus’ brothers mock Him. Verse 5 tells us the reason, “For even his own brothers did not believe in him.” This is toward the end of Jesus’ ministry, likely about six months before His Crucifixion. This is after Jesus healed a man who had been disabled for 38 years, (John 5:2-9) fed 5,000 men with a boy’s lunch (John 6:5-14), and walked on water (John 6:16-21).

Even after more than two years of miracles, James is a skeptic. It would, after all, be rather hard to swallow the idea that the brother you had grown up with was really the Son of God.

Humbled Witness
1 Corinthians 15:7 specifically names James as one to whom Jesus appeared after His Resurrection. Seeing his dead brother walking and talking, James believes that Jesus is the Christ, the Son of God sent to save people from their sins.

When he later writes the Epistle of James, he introduces himself not as the brother of Jesus or a leader of the church but as simply, “James, a servant of God and of the Lord Jesus Christ” (James 1:1).

Immediately after Jesus ascends to heaven, Acts 1:14 finds James with the apostles, praying and waiting for the promised Holy Spirit. James is one of the 120 filled with the Holy Spirit at Pentecost, the day the Church begins (Acts 2:1-4). From the moment he encounters Jesus the Risen Lord, James is whole-heartedly devoted to serving Him and His Church.

James Was a Wise Leader
Less than ten years later, when Paul visits Jerusalem, he meets with two church elders: Peter and James, the brother of Jesus. When Paul describes this event in Galatians 1:18-19, he refers to James as an apostle, one of a select few who had witnessed the risen Christ and whose teaching held authority.

James is still head of the church at Jerusalem 14 years later when Paul returns to settle the issue of which Jewish laws apply to Gentile believers. Debate rages between the Judaizers, who demand that Gentile Christians be circumcised and observe all the laws God gave the Israelites, and Paul and Peter, who insist that Gentiles don’t need to become Jews to follow Jesus (Acts 15:1-12). It’s a thorny, complicated dispute threatening to tear the infant Church in two.

James listens to both sides. He allows them to fully express all their opinions, concerns, and arguments. Only after they stop speaking does he respond, and his answer demonstrates his knowledge of the Scriptures, his discernment, and strong, impartial leadership.

Most orators of the day flattered their hearers with flowery accolades, wove in stories and cultural references, and eventually got around to alluding to whatever it was they wanted to communicate.

The speech James gives in Acts 15:13-21 is simple, clear, and to the point. He endorses Peter’s testimony that God is redeeming Gentiles as well as Jews. He recites Amos 9:11-12 to show that this rescuing of the Gentiles is not in conflict with what Scripture teaches but is rather a fulfillment of it.

James then pronounces his judgement, a compromise. Gentile believers are not to be burdened with Jewish laws but are to abstain from four things likely to make fellowship between Jewish and Gentile believers difficult.

There is no more debate. His authority and wisdom are respected, and his judgement is fair and beneficial to both parties.

When recounting the story of the Jerusalem Council in Galatians 2:1-10, Paul describes James as a pillar of the church, a man of high reputation. He also records that when James and the other elders approved his ministry to the Gentiles, the one thing they asked was that he remember the poor.

Jesus' Brother Was a Radical Advocate
It’s a passion for James, who repeatedly demands justice for the poor in the Epistle of James. About a quarter of the book is devoted to advocating for and encouraging the needy, condemning favoritism based on wealth, and confronting the rich about their greed, apathy, exploitation, and foolish pride. The only other person in the New Testament who talks this much about social inequality is Jesus Himself. Like his brother, James minces no words.

“Now listen, you rich people, weep and wail because of the misery that is coming on you…. Your gold and silver are corroded. Their corrosion will testify against you and eat your flesh like fire. You have hoarded wealth in the last days…. You have lived on earth in luxury and self-indulgence. You have fattened yourselves in the day of slaughter” (selected from James 5:1-5).

James not only urges compassion and care for the poor, he elevates and honors them. “Listen, my dear brothers and sisters: Has not God chosen those who are poor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 to be rich in faith and to inherit the kingdom He promised those who love Him?” (James 2:5).

Pastoral Peacemaker
In the first verses of the Epistle of James, as at the Jerusalem Council, James skips the long-winded greetings and blessings and cuts straight to the point. “Consider it pure joy,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whenever you face trials of many kinds…” (James 1:2).

The heart of a pastor beats in his words as he exhorts his people to trust God regardless of their circumstances, to be faithful and pure, and to humbly submit to God. The church at Jerusalem had experienced such intense persecution that most believers had fled to other cities. In this letter to those “scattered among the nations,” James comforts those who are suffering with an eternal perspective. “You too be patient; strengthen your hearts, for the coming of the Lord is near” (James 5:8).

Unity in the Church is a priority for James, as he repeatedly admonishes Christians to stop judging each other, (James 2:12-13, 4:11-12) control their tongues and tempers, (James 1:19-20, 3:2-12) and set aside the envy and selfish ambition that cause disorder, conflict, and quarrels (James 3:14-4:2) .

At the last historical mention of James in the Bible, he is rejoicing at the Gentiles who have become part of the family of God and is instructing Paul to take steps to mend division in the Church. Thousands of the Jewish Christians at Jerusalem were outraged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at Paul was telling Jews in other cities to reject Judaism when they became Christians.

James understood that Paul was not teaching that Jews should stop being Jews when they put their trust in Jesus. Paul was teaching that Gentiles did not have to become Jews in order to put their trust in Jesus or to be full members of the Church.

To resolve this confusion and division, James suggests that Paul demonstrate that he still considers himself Jewish and abides by the Law by participating in a purification ritual and paying for four other men to do the same (Acts 21:17-26).

Throughout his ministry, James is a peacemaker. His leadership is a picture of James 3:17-18 lived out. “But the wisdom that comes from heaven is first of all pure; then peace-loving, considerate, submissive, full of mercy and good fruit, impartial and sincere. Peacemakers who sow in peace reap a harvest of righteousness.”

How Did Jesus' Brother James Die?
Scripture doesn’t record the death of James. The Book of Acts, a chronological accounting of the history of the early Church, ends with Paul in house arrest in Rome, and James is likely still alive and leading the church at Jerusalem. The historian Josephus places James’ death during a time of transition between two Roman governors, signifying a probable date of 62 AD.

By this time, James has earned himself some nicknames: James the Just, Oblias, (a Greek word meaning “bulwark of the people”) and Old Camel Knees. Why Old Camel Knees? Matt Erickson writes that Hegessipus, a 2nd century Christian, wrote that James was often found alone in the temple on his knees begging for God to forgive the Jews and that he spent so much time on his knees in prayer that they “became hard like those of a camel.” His life bore evidence that he believed what he wrote about prayer in James 5:16. His faith would soon be put to the test.

Hegessipus records the following about James’ death, as quoted by Eusebius, a 4th century Church historian:

James the Just is so well respected by even the non-Christian Jews, that when James tells them Jesus is the Savior, some of the ruling class become believers. This worries the Jewish leaders, who beg James to speak to the crowds…

The Jewish leaders take James to the summit of the temple, where the crowd can see and hear him, and cry out in a loud voice, “We are all bound to obey you, as you are just. The people are confused and following the dead man named Jesus. Tell us about this crucified Jesus.”

James calls out just as loudly, “Why do you ask me about Jesus? He sits in heaven, at the right hand of God, and will return on the clouds of heaven.” Many of the people are convinced then and there that Jesus is the Resurrected Lord and start praising Him on the spot.

The leaders are beside themselves. They shout to the people, “Oh dear! The just man is confused himself!” and throw James down from that height. But he is not killed, so the leaders start stoning him.

James does what he has always done. He kneels down and asks God to forgive the Jews. The stones continue to batter his body as a priest yells, “Stop! What are doing? The just one is praying for us!”

A launderer takes the club used to beat clothes and hurls it at James’ head, and the just one finally dies.

Was James One of the 12 Disciples?
Most all Biblical scholars concur that James the brother of Jesus is not to be identified as James, the brother of John and the son of Zebedee. That James was killed (Acts 12:2) before the Jerusalem Council led by James the brother of Jesus.

Some argue that James the brother of Jesus and Jesus’ disciple James, son of Alphaeus might be the same person. To explain the disparity in fathers’ names, these scholars suggest that James is a cousin or stepbrother of Jesus.

While possible, it seems unlikely, as Jesus’ brothers did not believe He was the Messiah. Their mockery of Jesus in John 7:1-4 because of this unbelief occurred after many events in which the 12 disciples took part.

The Legacy of James
The life of James shows us the power of the Resurrection. The sneering skeptic becomes a devoted follower after witnessing the crucified Jesus come back to life.

His headship of the Church at Jerusalem is a model of just, unifying, steadfast servant leadership.

The Book of James helps shape the mission of the Church: unity, faithfulness in prayer and witness, purity, perseverance under trial, and compassionate care for one another and the poor.

James’ life, ministry, and writings impac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urch and continue to transform hearts and minds today.

以下是根據現場直播記錄的內容摘要,如有錯漏請以錄音爲準。

摘要

前言:

雅各如何成爲了教會的領導人,我們從頭說起。主耶穌釘十字架的年間大概是公元30年。寫聖經的保羅信主的年間大概是在主耶穌釘十字架之後的4-5年,耶路撒冷開大會是在什麼時候呢?大概是保羅信主之後的14年。大概就是公元47年-49年間,主耶穌公元30年釘的十字架,從主耶穌釘十字架到耶路撒冷第一次開大會,就是使徒行傳的第15章,大概就是17-18年的時間。那這17-18年的時間,教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又過了大概3年、4年,保羅就寫了加拉太書。加拉太書裏面提了很多彼得和雅各的這些事情。我們可以知道,加拉太書,公元52-53年,保羅在外邦中的根基非常牢固,保羅向外邦,雅各和彼得向猶太人。

彼得失去了神給他的呼召

向外邦人傳福音,本來不是想讓保羅來幹,本來這個是彼得的活兒。保羅信主以後就跑到一個地方在那個地方呆了14年,到耶路撒冷去那都是之後的事情。本來是給彼得的活兒,就是給外邦人傳福音。那這個彼得經常周遊四方,到處行神蹟,醫病趕鬼。

這個事情要從使徒行傳的第10章開始,10:1-20。彼得就到了哥尼流的家裏,一開口就講了大概幾分鐘的道。彼得還在講的時候,聖靈就澆灌到了哥尼流的身上。哥尼流就說方言,彼得就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就吩咐奉耶穌基督的名給他們施洗。這裏有一個印證,就是使徒彼得往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命。這個福音應該不斷傳給外邦人,但是後來這個彼得受了一個人的影響,這個影響彼得的人就是雅各。因爲這個是耶穌肉身的弟弟。爲什麼這個雅各把彼得帶到了給猶太人傳福音的路上去了呢?後來彼得有沒有給外邦人傳福音呢?好像是沒有,不但沒有給外邦人傳福音,還跟外邦人裝假。彼得受了雅各的影響,跟外邦人在一起的時候,沒人在的時候裝假,跟外邦人混的挺好,本來這個就是他的呼召。

裝假文化的由來

後來雅各做了耶路撒冷教會的老大,彼得怕有人打小報告,後來就當雅各那裏來人的時候,就在他們面前裝假。這個寫在加拉太書裏面,聖經裏面的原話叫做裝假。裝假的行爲已經成爲了耶路撒冷教會的文化。耶路撒冷教會傳遞的是摩西的律法,摩西的律法不是耶穌基督的福音。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裏面說,如果有人傳的福音跟我傳給你們的不一樣,這樣的人就會受咒詛。保羅看起來很霸道,但是卻是爲了福音的純正。如果是爲了信摩西的律法,那把耶穌搬出來做什麼?

我們今天就把當時的事情一件一件梳理出來,彼得回到了耶路撒冷,就跟大家分享哥尼流信主的事情。但是教會當中很多奉行割禮的人就看不過去了,批評彼得進到未受割禮的人的家裏,與他們一同吃飯。彼得就開口把這件事情都講給他們聽。耶路撒冷的教會認爲割禮很重要,堅持基督徒受割禮的人很多。但是問題是這不是新約聖經神的心意,彼得費了牛勁跟這些人解釋。一下子把這件事解釋了,神就賜恩給外邦人。

建立教會就是單單遵循神的旨意

一個傳統進到人的心裏,要想改變太難了。割禮不割禮一點也不攔阻人進到神的心意裏。保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都怕他,只有巴拿巴接待他。後來保羅離開了耶路撒冷,就到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後來有個人叫巴拿巴就去大數把保羅給請回來了。把保羅請回來以後呢,這是在使徒行傳第11章,請回來以後呢,保羅就到了安提阿,從這個時候就開始傳福音。保羅就到了各個地方,和巴拿巴一起奉差遣,出去傳福音,就是使徒行傳的13章-15章。到處建立教會,這是在公元49年耶路撒冷大會之前,大概幹了幾年的時間,效果非常好。那爲什麼保羅要去也耶路撒冷參加大會呢?因爲他是奉啓示上去的,恐怕他從前做的事情徒然奔跑。那參加耶路撒冷大會的時候一看,誰在做老大呢?雅各在做老大,雅各怎麼就做上老大了呢?奔來彼得是老大啊,怎麼雅各就做上了老大了呢?

當時彼得在耶路撒冷挺有影響力的,希律王就把彼得給抓起來了。就把彼得收到監裏,安排人看守。要在逾越節的時候把他提出來,把他殺了。就在要把他殺了的前一夜,這個時候天使來了,天使救了彼得。彼得就到了門徒們所聚集的家,家裏的人正在聚集禱告,彼得就進去了。很多人不太相信,這個地方在使徒行轉12:17,這個時候這個雅各就是耶穌基督肉身的弟弟,這個雅各和彼得關係是相當不錯的。關於位分比彼得大還是比彼得小已經分不清了。後來這個彼得就藏起來了。彼得就安排雅各接替他管理耶路撒冷的教會。

雅各什麼時候進到教會裏面來了呢?這是匪夷所思的,完全無從去查考,之所以講這個故事,就是了解雅各這個人。沒有人記載雅各進到教會裏面來這件事情。我做一個大膽的猜想,教會是一個很厲害的東西。教會在使徒行傳的第2章,聖靈降臨,開始凡物公用,那個時候教會裏面的錢是海量的。大家一起來吃飯,過共產主義。結果教會就被逼迫,就開始了司提反殉道,保羅也是逼迫教會的人之一。後來保羅被神親自揀選就信了主。耶穌傳道的時候,他的兄弟不在,耶穌釘十字架也不在,耶穌復活也不在,五旬節聖靈降臨他的兄弟也不在。什麼時候出現了呢?教會有錢了以後,瑪利亞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耶穌很早就講遵循天父旨意的纔是祂的弟兄姐妹。瑪利亞一看,心想一定要讓我兒子進來管點事情。後來羅馬天主教把彼得和瑪利亞推的很高是有原因的。這裏大膽的猜測就是以上這一段!

雅各有沒有趕鬼也完全不知道。彼得逃亡的時候,雅各突然冒出來了。大概雅各就是隻拿薪水不幹活的那種,雅各很有影響力。雅各和耶穌的另外一個弟弟猶大,我們不知道他們幹了什麼事情,聖經完全沒有記載。雅各那裏來的人給哥林多的教會,加拉太的教會和羅馬的教會帶來了很多的困擾。雅各寫的雅各書是很有影響力的,雅各在耶路撒冷教會做老大,但其實這個什麼也證明不了。

爲純正的福音爭辯

在哥林多前後書,就講難道只有彼得是最大的使徒嗎?後來明白了,爲什麼保羅要爭辯這些事情,就是因爲雅各和彼得影響力很大,但是卻不是神的心意。哥林多教會就是因爲雅各和彼得的地位混亂了。其實他們的地位什麼也說明不了,彼得乾的事情我們還是知道的,但是雅各做了什麼我們完全不知道。肉身的關係什麼也說明不了。

只有一件事情就是神的道,神的靈,神的教會。如果雅各真的做了什麼偉大的事情,那一定會記在聖經裏。保羅說我不在乎人的言語,我只在乎神的權能。很多人能說不能行,今天這樣的教會比比皆是。把人從轄制當中釋放出來沒什麼本事,按照保羅的話就是神的國在乎神的權能。我們發現聖經裏面雅各從來沒有出來遛一遛,聖經當中就一件事情就是雅各給保羅製造了很多混亂。

使徒行傳13-14章,保羅到處去傳道,結果這個時候,發生什麼事情了呢?因爲全世界的教會都在耶路撒冷的掌管之下,雅各讓你不能幹,你就不能幹了。結果保羅就把這些事情寫在加拉太書裏了,加拉太書2:1-2,這裏的微妙之處看出來了嗎?意思就是如果那個時候保羅不去搞關係,就很危險了,哪天雅各就給你免了。保羅的啓示就是別白幹了。這段經文話裏有話,後來保羅去耶魯撒冷,就開了這個耶路撒冷大會,就是使徒行傳的第15章。保羅就起來跟這些人講摩西的規條和割禮,結果保羅順利的得着了他所要的。就是以後他不用徒然奔跑了,就達成了協議。這個寫在使徒行傳15:12-19,後來他們達成了一個協議,就是差派保羅和巴拿巴往外邦人那裏去,雅各和彼得往猶太人那裏去。這樣保羅就得着了給外邦人傳福音的機會。從此以後保羅就大展拳腳,給外邦人大量的傳福音。

保羅在外邦人中的使徒地位就得着了穩固,保羅的大本營就在安提阿。彼得到了安提啊以後,就跟外邦人一起吃飯,巴拿巴也隨着彼得一起裝假,就因爲是雅各那裏來的人。保羅在地位非常穩固的時候就寫了這個加拉太書,那些有名望的沒有加贈我什麼,我給外邦人傳福音。這個時候耶路撒冷的教會越來越多裝假的部分,好像猶太人是高等基督徒,外邦人是低等基督徒,保羅就說任何人傳福音傳的和我不一樣當時會受咒詛的。雅各說一個人的口不能同時將讚美的話又講咒詛的話,但是摩西在申命記不是宣告祝福和咒詛嗎?雅各說外邦人我不難爲他們,怎麼能夠說不難爲呢?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這不是神的話。

神的要求從來沒有降低過

一個基督徒守的律法的標準應該比舊約聖經高出很多級別,我們需要的就是要嚴謹的查考聖經,看這些話說的是與不是。不是因爲是誰說的,保羅的話我們照着落實,的確可以釋放神的大能,很多人得醫治。鄧小平搞改革開放面對的阻力超級大,包括商鞅變法,商鞅面臨的阻力巨大。當時中國的GDP比不過臺灣,鄧小平在深圳畫了一個圈,後來一個農名的身價都很高。鄧小平搞改革開放,沒有盲目的相信權威,實事求是,我們今天就是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需要探索和挖掘的精神。聖經裏面寫的你都要啊!猶大上吊你要不要呢?不是說收在聖經裏面,就能怎麼樣!如果你把磐石收進來了,你不知道那個是不是跌人的磐石。

今天我們要知道有很多的話都是對的,但是就是那幾句不對的話就足夠要命了。今天我們要回到根基上,建立我們完整的信仰體系。今天我們要學習,絕對不是盲目,聖經講我的民因無知而滅亡。耶穌也成爲一個菩薩了,那就麻煩了!耶穌沒有菩薩心腸,耶穌是耶穌基督的心腸,無知會帶來滅亡。大家都要不斷的去查考,開始建立一套完整的信仰體系,查考了以後就知道,哦,原來是這樣。如果今天你不信使徒保羅,那新約聖經沒法讀了,如果我們今天照着使徒保羅的教導,然後活出了耶穌基督大能的樣子,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要詳細考究,學習神的話

很多人很懶,說聖經是神所默示的,但是自己卻不好好讀。直到今天有多少人去查考耶路撒冷大會是幹什麼的呢?保羅得着了在外邦人傳福音的職份,但是本來是彼得的任務啊!怎麼就給乾沒了呢?我們看到一件事情就是使徒保羅所傳的福音大有聖靈的能力,他建的教會遍佈各地。今天你是接受雅各的福音還是保羅的福音呢?當我照着保羅的方式建立教會的時候,教會就充滿了能力。我很努力照着雅各的去建立教會,我發現做不到。反正我已經接受了使徒保羅的教導,我就看到了神與我們的同在。今天我們要重新思考,我們要爲大家開啓一個學習的道路。

曾經我看到一個教會,一半人接受方言禱告,一半人不接受方言禱告。這種教會講道怎麼講呢?不能夠一半一半瞎整,不能做老好人。後來到了使徒行傳的21章,雅各看了加拉太書後,心裏憋滿了氣。後來保羅臉皮挺厚又來了耶路撒冷,雅各是個好人,又來問安,又來和保羅寒暄溫暖。保羅來的目的是爲了這些人能夠反思自己,但是這些人照樣玩自己的遊戲不誤。使徒行傳21:20-26,結果到了聖殿,7日將完保羅被信主的猶太人給抓了。聖殿和大祭司對這些猶太人都很重要,猶太人的基督徒就一個很奇怪的混合體,結果保羅就給抓了,這背後道道很多啊!路加寫使徒行傳的時候,是保羅到羅馬的時候做了很多年勞,這是鴻門宴啊!

有命定的人死不了!

保羅爲什麼一定要去耶路撒冷呢?保羅就是爲了自己的同胞,就是自己與主隔絕他都願意,保羅明知是坑,還偏要往坑裏面跳。今天我們就捅一捅這個馬蜂窩,就是被塗抹淹死我們也願意。讓人聽見福音的,都可以得着福音的好處,我們不是在道貌岸然,我們今天要靠着神的大能,把福音的純正表露出來。這個世代的福音要重新像明燈照耀,使徒保羅不管是用智慧聰明還是用什麼,保存了福音的純正,讓我們今天信福音的可以得着福音的好處。保羅爲我們樹立了一個非常棒的榜樣,只有一個把生死置之度外,不愛錢的人才能夠做的到。使徒行傳23:11,放心吧,一個人把命放在神的手中,沒有完成神的使命之前是死不了的!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